第三百八十九章 水泥-《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》
第(3/3)页
既然有往上,就有往下。敕书往上是制书,往下叫作敕牒。这种也算圣旨,不过更简单了。皇帝都不用签名得。以上两种,都需要给皇帝签名,敕牒就不用了。
这是用来处理,那种更大量、更繁琐,有前例可依得事务。宰相依照前例,自行其是,只需要写上,此事已经告知皇帝,这样就好。
敕书写好,又招待两人吃了点心,谈了会话。李忱才让两人离开。他们离开以后,李忱又开始思考起钱的事情,不过这回不是盐了。
先他想到糖。这可是不输给盐得利润大宗阿。在地理大现实代,这可是非常赚钱的。哪怕到了二十世纪初,都是很赚钱的东西。当年日本占据台湾,就让台湾百姓大量种甘蔗,卖给日本人得糖厂,赚取大量利润。
在大航海时代,葡萄牙人先靠着这个获利,支持他们得航海事业。因为欧洲地理位置得缘故,无法种甘蔗,只能种甜菜来制糖。可是甜菜怎么跟甘蔗相比,产量少,又不甜。
葡萄牙人开了一座偏南得海岛,在上面广种甘蔗。他记得玩大航海onLIne版得时候,葡萄牙人初期靠着那座岛就可以轻松赚钱。单机版得大航海,那条更是黄金之路。靠着那地方,就可以赚出一只庞大得舰队。
现在,大唐的糖业,有待开。李忱考虑到,干脆跟盐一样,专门设立一个专卖机构,专门负责生产,然后用契作得方式,跟百姓收甘蔗。
不对,根本不用契作,李忱敲了一下自己的脑袋。朝廷还要跟你谈什么契约,直接下令就好了。不过也不能太剥削百姓,日本人以前就是靠着剥削,低价收购甘蔗,让百姓苦不堪言。
种甘蔗很辛苦的。甘蔗叶很多毛,沾到身上非常痒,所以采收甘蔗必须遮得严严实实得,可想而知,那有多热。更苦得是,还不是一次就好,甘蔗不是一节一节的吗?
每一次都要拔掉叶子,不然长不高。可想而知,这种甘蔗可鄙种田辛苦,插秧只需要一次,秧苗也不会扎你的手。
糖的利润可大的很。没必要这样苦毒自己的百姓,这个糖,自用外销两相宜。唐初,原本是从天竺引进了制糖技术,后来扬光大,明了白糖得制造技术,从此大唐的糖,反过来外销天竺。
自己完全可以模仿,这糖只要展起来,哈哈,每年数百万贯得收入跑不掉了。
李忱很兴奋,不过这事及不来,要在南方推广种甘蔗,这牵涉很多方方面面的事情。前期不必自己下令,也许可以让苏莱曼去做。此时,苏莱曼没由得打了个冷颤。
过了一会,李忱脸色沉静下来,想到糖,他又想起另外一件事情,让他又开始思考起来。(未完待续。)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