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九十八章 税制改-《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先是官制,李忱重新整理了大唐得官制。大唐官制,初期是非常简明的。可是随着时间展,越来越多事情,不符合当初规划,于是使职出现了。

    大家最明白的就是节度[使],这个制度,在唐初就出现了。只是,都是短暂得出现。任务达成,就裁撤。

    除了节度使,还有所谓的市舶[使],这不是市舶司的笔误,唐初,根本没有市舶司得概念。连收关税都是武周朝决定得,所以才派出了这个临时官职。

    这种现象,李忱很厌烦了,大唐朝廷这种叠床架屋得现象,李忱决定要改过来,使职,可以出现。但是既然长久设立了,就要把他纳入正轨。李忱对大官制,动了一次手术。

    提前百多年,市舶司正式成立了,不再是使职,是正式官职,编制上属于殿中省。当然,收入还是属于内库的,殿中省本来就是皇室管家一类得职务,正事编制,却不属于外朝。

    除了市舶司,还有很多使职,都被并入正轨。基本上,相关官员都有了正式的编制,该归哪的归哪。没用得,叠床架屋得,都被整理出来。

    像是三司,学过历史得都知道,宋代三司职权很重,在宋代又被称为财相,这个部门会兴起,是因为安史之后,国家财政收入大减,军费开支庞大,能搂钱得官职,被提到了最高位。

    这个职务,一直延续到宋代,直到被王安石整进了户部里面,才消失。而大唐,其实不是没有这样得尝试。三司的职务,本来就是跟户部重叠。

    刘晏是怎么被杨炎整倒的?就是杨炎提议,把三司重新整理进户部里面。让刘晏罢官去职。只是,户部短时间内根本办法接手,杨炎得目的又达到了,又恢复了原状。

    如今,李忱又把三司,重新整顿进了户部里面。不过,他又不是德宗那么傻。要是他是德宗,户部没办法接手,对不对?好,干脆让三司官员接手户部。让杨炎搬石头砸自己的脚。

    李忱如今这么做了,与其说是三司整进了户部,不如说是户部整进了三司,原本三司的工作,户部接不下得,就让三司得官员作,他们只是换了个名字,做的还是原来得工作。而原先得户部官员自然另有他用。

    于是,问题解决了。大唐朝廷没什么混乱,各地就是官员换官印、官服忙了一段时间而已。

    当然,如果只是换个名字,不需要李忱和宰相,宰相带着诸相关官员,忙活了半天。

    整个户部,也是有了大变动。这还牵涉到了地方节度使。以后,所有财税相关事务,都会由户部接手。地方上,统一设置财税司,负责一切税收征收。同时严令地方,不准插手税务。

    严令地方不得擅自收税,不准擅自设卡收税,不准自行派出税吏收税。一切税务,全部都由户部接手。这就是地方收权第一步,把财权从节度使手上,接收回中央。

    这是宋代的制度,为了节制节度使,一切税务,不管是收税,转运,都不准地方插手。没钱,看你能怎么作怪。

    当然了,李忱不会让地方一点钱都没有,什么东西都要收到朝廷,地方怎么办?宋代不要看朝廷税收不少,地方可是穷得要命。

    这点他当然作出了改变。(未完待续。)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