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零三章 科技铸钱-《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膽水,就是天然硫酸銅液。現在這各年代,就有人發現,把鐵板浸在膽水裡面,浸個幾天上面就會生赤煤,銅離子會附著在鐵板上,括除這些赤煤,就可以拿去煉銅。

    老實說,這種技術採銅,其實蠻省得。不過,李忱還不滿意。拿鐵板鍍銅,偽裝銅錢,更是省錢,賺得更多。每年百萬貫得營利,一部分就是這樣來的,拿鐵錢鍍銅,鐵錢變銅錢,既防鏽也容易被接受,又省成本。

    說起來,這電鍍銅技術也不容易。李忱提出了辦法,高達、羅清、平道人帶著幾個人,合力的研究了很久。

    技術上,說起來很簡單。可是實際上,要完全應用起來,經濟得應用起來,不容易。鐵鍍銅,膽水浸銅,都可以完成。可是那種技術要很多天。要把鐵浸到膽水裡面,泡很多天,鐵上面才會沾染上一些紅色得銅。

    時間是一方面,他們可不能等上那麼多天。其次,要怎樣均勻的讓鐵錢鍍上銅,也是個問題。再來,鐵鍍銅,可是會剝落得,如果工藝不過關,鍍上去沒多久銅皮就脫落了。

    為了解決這個問題,幾個人廢寢忘食得拼命測驗。看是要提昇膽水中,銅離子得濃度,還是加大電流,才可以達到目標。認真說來,這鑄錢背後得成本,如果把研發費用加進去,也是不少了。

    其實,單用水力充壓鑄錢,就已經省了不少。只是,銅礦數量有點供應不上。李忱才會乾脆採用新技術,用電鍍法,把鐵錢變銅錢。以後,他會考慮,逐步汰換掉這些錢,用上真正得銅錢。

    其次,這算是促進大唐科學發展了,什麼濃度、銅離子、電流,幾個詞,字面上只是幾個詞,可是背後代表了非常多的東西,利用這個機會,讓他們總結一下,不知道可以提昇大唐多少得科技力量。不過,那是很久以後的事情了。

    這是銅幣,另外,當五錢上面的,更是一種新技術,不是李忱提供得,這項技術,他之前也沒學過,不知道中國要什麼時候才有,他這還是從印度學來得。

    這項技術就是鋅,提煉金屬鋅。李忱從印度引進了鋅得提煉技術,然後把這項技術用在了鑄錢上。

    金屬鋅,鐵上鍍鋅,李忱知道,大家一定也見過,那種鐵皮閃亮亮的一層就是鋅。這是一種很普遍、很經濟、很有效得防鏽技術。熱浸鍍鋅,尤其普遍,自從被發明後,過了一百八十年,到了二十一世紀,還在被使用中。這些是李忱知道的事情。

    可是,他不知道,大唐根本沒這樣東西。他當初是有留意過,原因就是前面提到過得,鍍鋅。這是很好、很經濟得防鏽方式,還沒想到過,這東西拿來鑄錢。可是沒想到,根本找不到這樣東西。連食鐵獸都不知道。

    食鐵獸,是高達得朋友,反正也是個怪人,他姓時,這姓很罕見。因為太喜歡玩弄金屬,他家裡還建有一個煉鐵用的爐子,沒事就會拿來煉各種金屬。還是嘗試把他們混合。結果就得了這麼一個綽號。

    食鐵獸,對李忱提出得得金屬特性,一點印象都沒有。喜歡玩金屬的他,自然知道生鏽,還做過很多比較,看哪種金屬比較容易生鏽,可是對於李忱提出得鋅得特性,卻是一點印象都沒有。

    直到李忱說,和銅,可以煉出黃銅,他有印象了,『黃銅?黃銅…原來是這麼回是阿。』,食鐵獸,喃喃自語說道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