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一十章 来了就不要走了-《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‘五十疋绢,以前我们都是这样交易得。’‘那是你们把马送过去,我现在都千里迢迢跑来这里了。还五十疋绢,赶回去,还要不要卖了。’

    五十疋绢,这是大唐与回鹘人易马的价格,当年平定安史之乱,回鹘其实帮了大唐不少忙。四十疋绢,部份是酬庸,部份是真的需要马。如今,也变成了许多游牧民族跟大唐易马的标准。

    不过这五十疋绢,真是宰人了,标准得欺生。五十疋绢,这是回鹘人把马赶到大唐的价格,他们现在可是已经到了吐蕃,你还这价格,就是宰人了。

    ‘还有,你看看这布,这布多么绵密,摸摸这触感,看看这光泽。’,李诚宇像他们展示,今天带来这个绢,多么得优良。几个蕃人摸过来摸过去,觉得还不错。看到他们都满意,李诚宇开始努力展示起来。

    总得来说,大唐维持绢马贸易,出现了很多问题。唐人说,回鹘人带来的马,老弱病残,不堪使用,而且价格不菲。原先是四十疋绢一匹马。到了元和年间,才涨到伍十疋绢一匹。

    不过,这是唐人得说法。李忱来到大唐以后,知道这种易马还能维持的下去得原因是。其实回鹘人也没要价,四十疋绢,是当初开元年间跟突厥人买马得价格。到了元和年间,那价格才算是涨了。

    问题是,大唐国力,在开元年间这要支付个价格还很轻松,那时候也没交易到这么多,一年大概三千到四千匹。可到了现在嘛…。所以了,大唐也经常用各种手段偷斤减两。什么疏织短截、藕丝蛛网,这些手段去混充。

    可是,这些纪录在李忱看来,难免有些夸大。老弱病残一说,一来可能是长途跋涉,马匹累了。二来是水土不服。马匹可不比工厂生产得产品,工厂生产同一产品,可能有偷工减料之虞。

    马匹你要怎么偷工减料?剁下一条马腿自己路上?这马可不是买一匹两匹,牧马要成群,这贩马也少不了了。一次几千、上万匹,都是病弱不堪使用?这难度也不小。

    再者,唐人也是,说什么各种方式偷斤减两,其实有限啦。在元和年间,也曾经下诏,明令禁指这种行为。

    因为双方都有利,真正的弊端其实都还可以忍受,有时候绢不够,大唐会用金银弥补,不然也不会持续了八十多年之久。倒前些年,回鹘被灭亡,才停止了。

    ‘年轻人,既然到了这里,就不要再走了。’,双方谈订了交易价格,取得了双方都能接受得交换数量,老者突然这样说道。

    ‘什么意思?’李诚宇楞了下,突然有点紧张,难道对方想把他们给做了?‘我说,既然来到这里,就不要走了。’,老者又重复了遍,这回,所有人都听清楚了,气氛顿时紧张起来,冲突似乎一触即。(未完待续。)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