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二十五章 厢军-《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》
第(2/3)页
‘我宁可不放这假了,根本是为了检查内务才放假得吧。’,这是所有人得心声。
这是一只工程队,可以叫他们厢兵。这些人都是叛军,当初有份围攻绫绮殿得士兵。
他们投降以后,既不能杀了,也不好都放了,先让他门充当劳力,修复绫绮殿。绫绮殿修完,他们也累积了大量水泥施工经验。李忱干脆把他们全部划成了宋代那种厢兵,负责工程建设。
他已经明令,废止了徭役,不论是地方或朝廷,都不能再无偿征用百姓。可是工程还是有人要做得,李忱干脆让他们来修路了。不过,这其中混入了不少百姓。
一部分百姓是被工钱吸引,每人每月一贯。这工钱算比较多得。而且不用离家太远,虽然与惯例,应该要给米不符,不过朝廷给的新钱,目前很受欢迎,所以不少人来。
唐代雇人薪资,至少朝廷雇人薪资,有纪录,岁九百六十钱,还有米七斛两斗。不过,这是带有徭役性质,一月一替得薪资。现在废除了徭役,只能照故人去比较偏远的地方,去放。岁一千两百六十钱,但是有米十四石四斗。而又因为都给钱得缘故,所以每人月给一贯。
本来呢,是这样的。不过,最近有了些变化。因为李忱提出得以工代赈,部份因为灾荒逃难得百姓,被加入了这只队伍里面。
工部很欢迎,因为这样支出就少了一半。通常灾民加上,每个人每月只给八十钱。差太多了?不,也不是工部虐待这些灾民。不过既然是以工代赈。剩余得部份就是给与粮食。
朝廷虽然现在尽量收钱币,可是实际上实物税还是不少。如果全部用灾民,钱币加上粮食,大概一月给八百五十文。看似只是少了一点,还很麻烦,要运粮食过去。
可是,修路嘛,运点粮食还不简单,你连粮食都运不过去,这路修了也没什么意义。况且,雇用百姓,钱全部要工部出。用灾民,一部分可以用上原本预计越来赈灾的粮食,帐面上的开销更少了一些。
所以了,工部很高兴的把百姓,换成灾民。而李忱知道以后,还称赞了工部一番,不过他还提出了一些改进办法,或者说折腾办法。
因为本来施工的就是就是一只军队,李忱让工部,把灾民编入,以户为单位。然后实施军事化管制。
听起来好像很夸张,一只灾民队伍,要军事化管制。其实没那么复杂。主要就是会有严格得纪律约束。比方说,内务条例。
也不是说非要作到军队那种程度。比方说台湾军教电影里面可以看到的,折个被子,都要折成豆腐块。白色得棉被,要叠得整整齐齐。一边我们折被子,四脚都是塌得。军中就要求,连菱角都要弄出来,这样才整齐美观。
军队,集合又很赶。早上吹起床号,马上要起床,然后刷牙洗脸只有几分钟。如果在家里,也许不难完成。但是在军队,你起床要叠被子,还要跟人家抢洗手台位置,最后还要着装,这就麻烦了。
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