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二十六章 没有?-《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》
第(3/3)页
玄宗因为要开边,要钱。宇文融,就是之前那个傻得动了唐朝官员职田得那个官员,他被玄宗任命为任劝农使。职责是捡括逃户,促进开荒。劝农使就他一个,由他一个巡行天下,不过他再各道设立了劝农判官,来负责推行。
之后,宇文融得罪太多人,被人举他贪污,罢免后。这个官职就变得可有可无,有时候设置,有时候没有。
‘既然如此,就在司农寺下,设立一个新的司农署吧。’,听完以后,李忱决定,干脆自己设立一个好了,‘朝廷设置司农署,地方设置司农判官。’
‘圣人,这司农署得职责是?’,崔元式觉得,李忱根本就是太闲了,没事搞这各作什么,劝农的事情,交给地方官就好了,何必设立又设立一个这样的官职呢,不过多个署,又多了几个位置,要设就设吧。
李忱大概可以猜到崔元是在想什么,冷笑道,‘你是不是以为这个署没用,多余得?’‘不敢。’‘不敢?你只是不敢说而已。’,刺了一句,李忱开始解释,为何要设立司农署,及其职掌。
我们在历史课本里面,可以读到一段话,晋室渡江后,把铁牦和牛耕技术带到了江南。除此之外,还可以看到,什么战乱生,百姓迁徙避难,把什么技术引进哪里得记载。
李忱很想说,你他喵的朝廷是做什么吃得。非要等到战乱,百姓逃难到某处,才会把先进技术引进某地吗?
江南阿,又不是敌国。也不是邻国。为什么不能主动传授技术呢?保密?都把技术写成书,公开出来了,还有什么好保密的?
还有就是,明末的时候,流寇猖獗,剿不胜剿。很多穿越者都会去找徐光启,希望虽广土豆。徐光启也曾经少量推广种植过。
流寇形成得原因,不就是因为水、旱不定,导致粮食歉收吗?如果有土豆,那说部定明朝就不会灭亡了。而这其中的关键是什么?不就是跟本没人去注意这个不起眼得小东西。
这些话,李忱当然不会一下子全吐出来,只挑了些重点说,让崔元式有恍然大悟得感觉。他了解了,李忱便下敕,一个新的官署就建立了。
大中二年三月,李忱又小小烧了把火,不过没有多少人去关心,大部分人,都关心的是,即将到来的,大中二年科举考试。
今年次会采用非常多的防舞弊制度,还有考上即得官,这一届可是吸引了非常多的考生应试,也招来了天底下所有人关注得目光。(未完待续。)
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