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二十七章 请重视农业-《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除了这麻烦事,还有很多,比方说地方上气候得纪录,都要定期送交朝廷,‘为什么要纪录气候?’,崔元式奇怪道。

    ‘因为,凡是灾荒,都是有征兆得。’,李忱简单这么一说,崔元式就懂了。凡是灾荒生,都是气候变异。该下雨不下雨,不该下的时候拼命下,该冷不冷,该热不热,都会引想农作物育。纪录气候,可以有助于提前预警灾害得生。

    想到这里,崔元式突然略为心惊,这是什么意思?以前灾荒得禀报,都是地方官得责任。朝廷往往地方官说是就是了。不过,有时候生怀移的时候,也会派出大员复查。

    只是,如果真得是灾荒,这一复查,一来一去,不知道要耽搁多少时间。本来灾民就够困难了,地方官上报朝廷也要一点时间,在这么一耽搁,不要说多饿死多少人了,万一耽误成民变就糟糕了。

    现在好了,多了个劝农判官,他尽责上报当地气候,立刻就能成为朝廷判断依据。

    不光是这样,让崔元式心惊的是,现在只是通报天气,以后呢?会不会成维艰空地方得官员?毕竟这官职受朝廷直辖,可以完全不理会地方得。

    ‘怎么了?我还没说完呢。’,李忱奇怪道,这崔元式怎么走神了,以前论是的时候,没看过他这毛病阿。

    ‘没事,圣人请继续说。’,崔元式回过神来,李忱没计较,继续说道,越说让崔元式越担心,因为这劝农判官,管得太多了。

    除了回报天气,还会收及各地新技术、物种什么。还要负责水利。小得水利灌溉设施,可以报请司农署决定,大的可以提到朝堂上。还有什么青苗钱的放。唯独这个是跟地方银行合作。

    其他还有很多林林总总得职能,不一一详述,一个直属朝廷得单位,管到地方这么多事,很有一丝加强朝廷权威得味道阿。

    李忱说了半天,才让崔元式带司农卿,去找吏部,看这事要怎么办?这件事情,虽然传开了,不过并没有引起太大重视。

    现在,天底下,或者说至少大唐土地上,只有少部份人因为多了个位置,官品还不低,希望挤进这新的署里面,才会注意这个消息。

    大部分人,百姓、士子、官员,关注得是今年科举。今年次采用非常多的防舞弊制度,还有考上即得官,这一届可是吸引了非常多的考生应试,也招来了天底下所有人关注得目光(未完待续。)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