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最近,攻击科举制度得风潮,越演越烈,很多人都抓住那个寻短的士子不放,认为以前得科举可没逼死过人,新科举太过严苛,有的建议说略为放松,有人直接上奏章,说要改回以前得制度。 这其中,李德裕受到的攻击最多。很多人,都直接攻击他这个主考,认为让一个没有得过功名的荫官担任主考,根本是种耻辱。揪出以前李德裕的事迹,停办曲江宴,认为他根本是想把科举给毁了。 后者不算,前面这条已经算是人身攻击了吧。可李德裕本身没什么反应,照样做他的事情。倒是那些荫官出身得官员,开始反击了,讽刺那些明知科考有弊端得,还坚持原样的人,根本是舞弊最大得获益者,还说,就算是科举出身得官员,也不见得就有学问了。 双方是越吵越凶,最后,闹得双方得支持者,都办了报纸。反对科举改革本来他们找上了顺天日报,想要把他们的观点印在报上。因为顺天日报也报导了这件事情。 不过顺天日报得立场偏中立,或者说根本倾向于改革,也不看背后老板是谁。那些反对者的言论,太过激进的根本没被理睬。顺天日报只专注报导,科举改革的必要性,又探讨寻短者,为何寻短,甚至还开始讨论起其他寻短人的背景,说生命可贵,寻短前,要好好想想亲人、好友。 眼见顺天日报,根本想大事化小,反对科举者可不答应。既然顺天日报不理睬,他们干脆自己办报。顺天日报要钱,他们办得还不用,很快,短期间内大量派送出几万忿。冲击了顺天日报得销售。 赞成科举改革的,一看这样不好,你办报,我就不会办了吗?他们也办了一份,专门赞成科举改革。 你说,他们不会花太多钱吗?其实还好。因为李忱的关系,现在长安附近出现大量的造纸坊,虽然一些是皇家办得,可是更多的是觉得有利可图得商人办得。 因为李忱先开始大量印书,印的都不是佛经什么,除了四书五经,还有很多他写的故事,当然还要加上报纸。量大,压低了价格,更进一步刺激了销量。于是,有样学样,大量的造纸坊和印刷坊出现了。让办报得花费,降低很多。他们才办得起报纸。 本来李忱还在看好戏得,对于其他报只的出现,李忱是乐见其成。可是,本来觉得事不关己,高高挂起的李忱,就面临头痛的事。 ‘我说,这些人会不会太闲了。’,李忱望着这一大堆奏章,全部都是反对和改革科举得,已经堆了有人高了,还好大一堆。这些都是被李忱留中的。 面对这波反对声浪,李忱有了决定。(未完待续。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