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让各州县全力配合调集境内鸡鸭,想办法扑杀。这一点上,李忱有点庆幸,很多地方劝农判官,都在辅导百姓养鸡、鸭。因为,比起养猪,鸡、鸭比较好养。 解决了蝗灾之事,接着又是开始讨论起如何评定各地叛乱。此刻,李忱他们讨论过得成德军,也正在议事。 成德军,恒冀节度使,帅府。一股低气压,垄罩此处。面色蜡黄,脸有病容得王元逵,坐在主位上。虽然病势很重,但是还是很有威严,他的左边,是他得妻子,寿安公主。 此刻,寿安公主正低头垂泪,家门不幸阿,怎么就出了这么一个逆子,好在他良心未湣。她又神色复杂的看坐在王元逵右边下手,面色垄罩寒霜得一个女子,叹了口气。 ‘懿儿,爷如今看是不行了,这负重担,只能交给你了。’,王元逵叹了口气,看着坐在左边下得次子,这个次子,秉性倒是不错,可是年纪太轻,比他哥哥小了好几岁。 还没有担任过什么要职,只有辅佐自己处理过一些公务,把这样一个重担,压在他身上,他实在不放心,更何况,这个次子,个性较为柔弱,像他母亲,这副担子,他实在挑不起。可是真没办法,那个不孝子,他没把他给赶出家门、或是大义灭亲就不错了。 ‘爷,大兄他…。’,王绍懿还想为哥哥辩驳几句,却被他对面得姑姑很狠瞪了一眼。就把话缩回去。他那个哥哥,实在是…不说父亲如此生气,若是平时,犯下如此大逆不道之事,他都不能容忍。 竟然会对自己父亲下药,亲生父亲,好在药量不重,不然父亲没可能复原,那怕是如此,父亲身体也垮了,曾经那么硬朗得父亲,能说话了,只是仍然无力,只能把自己推出来理事,幸而父亲意识清醒。 自己行政,有什么问题还可以请教父亲。然后等大兄儿子长大,自己便可以把这副重担,交还回去。 至于,他姑姑…多亏了他姑姑,她一定很生气吧,被侄儿软禁,也多亏了姑姑身手好,藉着兄长大意托困,夹持了哥哥,才得已救出父亲。天真得孩子,还不知道另外一件事情,就是为什么侄儿要软禁姑姑,最后又给姑姑抓到机会,制服了他大兄,救出父亲。 他转而说起另外一件事情,‘儿子带人去追捕那反贼,可惜,未能把他抓到,有人走漏了风声。’ ‘哼,一群吃李扒外的东西。’,真的是吃李,扒外。王元逵虽然病重,可是语气依然凌厉,他知道是谁通风报信,吃里扒外,他早就对那个监军很不满了,大唐,早该除掉这些太监,今上做的很好,一登基就以雷霆手段,扫清寰宇,可惜没对这些地方监军下手,如今给了他们可趁之机。 ‘爷,关于那反贼说得。’,王绍懿面色凝重,‘那反贼说得那件事情。’。 王元逵沉默,‘大丈夫,死则死矣。幽州事我们就不参与了,从现今起全力备战。’‘不应该先打掉幽州吗?’,王元逵摇头,‘幽州,那周磐还不成气候,静塞军、永泰军都还在张家人手里,如今只是观望,有机会,恐怕会先反噬吧。’ 静塞军和永泰军,是幽州两只强军,张仲武被任命为幽州节度使后,任命其兄长张仲斌、胞弟张仲至为,目前都还掌握在张家人手里。如果你要问,为什么张直方不去投靠那两个亲戚,那只能说,他跟两人都不对付,与其投靠他们,还不如去长安。享乐更多,幽州毕竟是苦寒之地。 ‘更何况,新君登基以来,励精图治,颇有一番中兴气象’,王元逵露出一抹讽刺得笑容,‘那些反贼,只是找死。’ 就在李忱商讨如何应对,并且逐渐弭平各地叛乱时,更糟的消息传来,塞外诸多异族,以二十万联军,联合侵唐。天下大恐。(未完待续。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