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方醒想起了昨天下午的传话,那位‘贵人’应该是先一步知道了这个消息,所以才来警告方醒。 “二姑爷,国公爷说了,您两次下扬州,对盐商了解不少,陛下应该会向您征询意见。” 薛华敏干笑道:“国公爷说,此事关切到不少人的财路,让您最好混过去。” 所谓的混过去,就是让方醒三缄其口,或是含糊立场,但是千万别反对。 “我知道了。” 方醒面无表情的让人送走了薛华敏,然后就接到了让他进宫的命令。 等方醒到了宫中时,现今天的人数不多,可却很豪华。 朱棣爷三都在,还有几位辅政学士,以及六部尚书。 大明商量重要国事时,从来都不会扩大化,会先在这些重臣之间协调好后,才会公之于众。 方醒的身份有些尴尬,不文不武的。 蹇义好奇的看了方醒一眼,心中对朱棣特地召方醒来的用意有些不解。 朱棣淡淡的道:“户部用度紧缺,朕想放开盐引,你等试言之。” 吏部为六部之,所以蹇义就先表了意见。 “陛下,原先的盐引是以开中为凭,虽解了边塞运粮之难,可户部却也少了这一份税钱,臣以为,必须要找到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,否则不可轻易动摇。” 这是老成谋国之言。 朱棣微微颔,金忠就说道:“陛下,北方耕种不易,除非是大量迁徙人口过去,否则难以确保将士们的口粮,只要能解决了运粮之事,臣无异议。” 作为兵部尚书,金忠只能从本职的角度来说话,多了就有跨界之嫌。 杨士奇道:“陛下,运河已通,此后南粮北运可减少许多损耗,盐引确实是可以变了。” 这话没错,而且有向夏元吉示好的意思。 夏元吉整日忙于调配资源,看着憔悴了不少,他犹豫道:“陛下,我大明开国至今,盐引一直是开中配,若是能折色支付固然好,可南粮北运……罢了,事到如今也只好如此了。” 金幼孜对夏元吉这种立牌坊的话很不感冒,可他却不准备蹚这趟浑水。 胡广最后言,在刚才的时间里,他已经斟酌了一下,此时显得从容不迫。 “陛下,北方人口日渐繁衍,运河开通,户部钱钞短缺,林林总总,可见变更盐引一事已是刻不容缓,臣请行之。” 这就是终结性的言,哪怕现在不存在什么辅,可渐渐形成的氛围却让胡广已经有了辅的自觉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