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七十九章 技术垄断-《潜伏在娱乐圈的金融大鳄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陈世鹏仔细翻看了图纸上的零件成本核算清单,上面一个充电宝的成本造价是25元,而机柜成本的造价是100元,这个总造价和他让手下员工核定出来的相差不大。

    只不过看到温玉定这么高的售价,直接给自己预留出来一倍多的利润,陈世鹏皱起了眉头。

    陈世鹏道:“你核定的成本很合理,但是售价这块,是不是定得高了一点?”

    温玉摇头:“我们的产品是申请了专利的科技型产品,如果参考一般工业品20%的利润率,这个定价是高了,但如果参考科技型产品动辄三五倍的利润率,这个定价一点都不高,甚至还低于行业平均水平。”

    见陈世鹏听完仍在皱眉,温玉喝了口水,气定神闲地补充道:

    “现在在共享充电宝行业,我们占据绝对的主动权,我们的专利,尤其是收纳柜机的设计专利,是其他厂商无法绕开的,短期内市场上不会有其他同类竞品出现,所以陈总你不必担心这个定价会被客户嫌弃。”

    要知道,温玉这套共享充电宝的设计思路是直接从后世的成熟产品偷师的,不管是外观设计还是实用性,都绝对领先于这个时代。

    后世共享充电宝行业在发展过程中发生过多次行业洗牌,主要原因,就是没有哪家公司能在行业发展初期建立起专利壁垒。

    多家公司的共享充电宝在同一时间研发迭代,互不相让,因此发生过多起专利无效和侵权纠纷。

    经过残酷的市场博弈,最后才形成“三电一兽”(小电科技、来电科技、街电科技、怪兽充电)四足鼎立的情况。充分的市场竞争,也大大挤压了整个共享充电宝的行业利润。

    正是吸取了前世的行业发展经验,温玉才会对手上这个专利这么重视。

    专利注册下来之前,他丝毫不考虑备产方面的事,宁愿让工厂空转一两个月,也要规避产品泄密风险。

    经历过互联网平台经济的洗礼,温玉很清楚,相比于生产制造那点微薄的利润,垄断一个行业,才是最暴利的。

    垄断只有两种方式,一种是市场垄断,一种是技术垄断。

    前者可以通过烧钱补贴搞垮对手,赢者通吃,但这是资本家的手段,会被反垄断监管部门盯上。

    而用核心技术和专利门槛垄断一个行业,谁也无法指摘。

    现在整个共享充电宝行业都无法绕开的技术专利,就掌握在温玉手上,毫不夸张的说,他现在就是行业的规则制定者。谁想要参与共享充电宝这个风口行业,都得从他这里购买入场票。

    如果不是为了给以后的锂电业务积累经验,温玉根本不需要碰共享充电宝的生产环节,单靠专利授权费,他就可以在家躺着收钱了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