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八十八章 新盐法-《再启人生之再造盛唐》
第(3/3)页
然后刘晏降低官吏得数量,这样可以极大得降低成本,包括了人事成本,和无形得贪渎。就那么几个官,要盯着也比较容易。
‘叔,好久不见了。’,李忱在紫辰殿,召见了一个小客人,光听他一见面就喊李忱叔,就知道他是李忱收养得孤儿。
‘阿正、阿义,真的好久不见了。’,李忱笑呵呵的回道,‘坐,都坐。’‘谢谢叔。’,阿正也是笑著作下了,对一旁的阿义猛瞪他,一点都没感觉。让阿义有点无力,说了多少次,进宫以后不能在用以前的称呼了,这人怎么都改不了。
李忱笑呵呵得看着眼前这两人,他也看到了阿义在盯阿正。这两个人是好友,可是性格刚好颠倒,阿正大大勒勒,很活泼。阿义为人端方古板,很是严谨,注意小节,也不知道这个人是怎么成好友的。
‘圣人,今日传诏,不知有何吩咐。’,寒暄了一阵,阿义抢先开口了,再让阿正开口,他担心今天会被气死。
‘有件事情让你们去做。’,李忱先给了他们一张图纸‘认得这个吧。’‘风车。’,阿义接过图纸一看,就知道是什么。
风车,这种东西出现在中国,大概有千年历史了吧,早在公元前数百年,中国就有使用风车的纪录。可是,真正要兴盛起来,还要等到宋朝。欧洲也差不多这个时期吧。大概世这个中世纪开始,风车几乎遍布了欧洲,不光荷兰,如果有注意到的话,中世纪很多风景,都会出现风车的样子。
可是,认真来说,中国人已经落后了,落后给那些胡人。李忱可是听苏莱曼说过,也亲眼见过。中东遍地风车的景况。虽然立国比唐朝晚,可是这方面中东人可是越了大唐。
李忱如今打算大力提倡风车的应用,先应用在海盐上。利用风车提取海水,然后配合日晒法,这样可以极大的增加盐得产量,还降低成本。这就是李忱得以量制价计划。
除此之外,还会恢复常平盐制度。提高产量、降低价格,加上常平盐,彻底的让私盐没活路,还可以让百姓受益。说穿了,私盐就是不纳税而已。如果同价格拿到得盐,不计较税赋的话,私盐的成本,甚至比一般盐商要高。
何解?因为走私者不敢走大路,量也不敢太多,路难走不说,量大还不好掩饰。大多靠肩挑手扛,量少且麻烦。即便你用收买官员得方法走私,这收买的钱,难道不是成本?
李忱相信,双管齐下,他说不定可以取得比刘晏更大的成果。六百多万贯,说不定可以破千呢。
不过呢,这还需要配合一些东西,‘这是什么?’,阿义好奇得看着手上得粉末。(未完待续。)
第(3/3)页